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14条措施
在中央、省委、娄底市委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精神基础上,冷水江市委制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14条措施。
为确保以上14条措施落到实处,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日常工作由市委办公室牵头,负责督查督导;市纪委监委负责日常监督工作;市级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责、协调配合,抓好工作落实,坚决防止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方式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体市级领导要带头落实基层减负措施。本措施未尽事项,一律按照中央《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省委20条》《娄底市委18条》执行。
1.着力解决“喊口号、装样子、搞变通”等问题。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娄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娄底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冷水江所提的要求,作为政治督查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实行台账管理,坚持“马上就办”,跟踪督办,狠抓落实。对请示报告工作、反映情况、巡察整改等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一律从严处理。认真实施“湘江保护治理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锡矿山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2.减少文件数量。未列入年度发文计划的,一般不予发文;确需发文的,按程序报批。凡中央、省委、娄底市委没有要求配套发文的,一律不发文。除有明确规定外,贯彻上级文件一般不制定实施意见和实施细则。凡部门或议事协调机构发文能够解决问题的,不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文。议事协调机构成员类文件,原则上只明确到具体职务,成员工作异动不再印发调整文件。2019年以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的文件较2018年减少40%以上,发给各乡镇(街道)和各市直部门的文件减少50%以上。
3.发扬“短实新”文风,反对穿靴戴帽。除中长期规划外,其他规范性文件、综合性报告原则上不超过4000字,专项报告不超过2000字。
4.减少各类简报和纸质文件。除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承办“三大攻坚战”、安全生产等重大工作的工作机构可办1种简报外,其它部门一律不办简报。会议上一般不印制发放纸质文件,一般通过电子阅文系统传输。
5.减少会议数量。凡未列入年度计划的会议活动,原则上不予安排,临时增加的必须按程序报批。2019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性会议活动较2018年减少50%,各乡镇(街道)和各市直部门参加市里会议次数减少50%。除特殊情况外,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每月召开2次。
6.控制会议时间。除市党代会、市人代会、市政协会、市委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市纪委全会等法定会议和全市性重要工作会议之外,其他会议原则上只安排1名领导主讲、1名领导主持,会议活动时间不超过2小时;除法定会议外原则上不写主持词。会议下发的文件不再宣读,不搞泛泛的表态发言。
7.控制会议规模和规格。除市党代会、市人代会、市政协会、市委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等法定重要会议外,其它会议只安排与会议内容密切相关的单位参会。未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由分管市领导主持召开的会议不得要求乡镇(街道)负责同志、分管或联系部门以外的市直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只安排与议程内容密切相关的单位和人员列席。
8.提高会议效率。尽量少安排大会发言,确需发言的,原则上每次会议不超过3个。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安排的汇报,书面汇报材料控制在4页(1800字)左右,汇报时间不超过10分钟。除决策性会议、研讨性会议和法定会议外,汇报发言5分钟以内,典型发言8分钟以内,领导讲话或工作报告40分钟左右。会议发言中一律不称“尊敬的某某”,除市党代会、市人代会、市政协会外,大会发言时一律不鞠躬。
9.实行“无会周”“无会日”制度。每月确定一周为“无会周”,每周一为“无会日”,除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重要会议精神、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应对处置重大紧急情况外,一律不召开全市性会议,不举办大型活动。
10.严控督查检查考核总量和频次。实行计划管理,2019年全市督查检查考核数量和频次较2018年减少70%以上,控制在40次以内;临时性重要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实行一事一报批;未列入年度计划或未经市委批准的督查检查考核,一律不得开展。日常的调研、业务指导包括各种执法检查均不能以督查检查考核的名义。
11.严禁重痕迹轻实绩。规范考核评价指标,不能简单以开过多少会、出台多少文件、成立专班、专本专用、简报上稿、微信关注、网络注册、在线测评等作为评价工作依据;不得以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来代替对工作的评价,不得对资料编制和装帧提出繁琐要求。
12.解决调研层层陪同的问题。市级领导干部的专项工作调研只安排负责此项工作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其他密切相关单位均由分管副职参加。市委书记、市长的调研活动,各乡镇(街道)可安排1名主要负责人陪同,其他市级领导的调研活动,由乡镇(街道)对应的1名分管副职陪同。
13.全面清理责任书。凡是上级党委政府没有要求签订责任书的事项,一律取消。
14.板子要打准,问责促尽责。问责必须严格法定权限和程序。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在启动问责程序或责任调查过程中,同步考虑是否符合容错的条件和情形。关心关注受到追责的干部。对影响期满、表现好的干部,符合有关条件的,该使用的大胆使用。